2008年2月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松树林里的迷案
沈志良 蔡松华

  村民报警
  2007年3月29日,泰顺县新浦乡库村村民4人结伴进山采花。当他们进入人迹罕至的龟山岗时,不料却在一堆特别显眼的枯松枝下面发现一具白骨,于是立即报了警。
  接报后,泰顺县公安局刑侦人员赶赴现场。经法医鉴定,这是一具女性尸骨,年龄在23至28岁之间,身高1.6米左右。由于尸体已严重白骨化,使得警方无法直接判断死亡原因。
  是自杀、意外死亡,还是他杀?死者又是什么人?为何会死在这偏僻的山上?这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侦查人员的脑间。
  为尽早破案,专案组决定一方面提取相关检材作毒化和DNA检测,并请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对现场进行重新勘查;另一方面将有关信息输入电脑,进行网上比对。此外,组织力量开展排查,争取尽快确定死者身份。
  经过参战人员深入细致的工作,调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毒化检验,排除死者系中毒死亡的可能。另外,警方发现,死者颈前用布条打有3个死结、身体上盖有松枝等物,由此判定,他杀的可能性较大,且极有可能系情色引起的故意杀人。

  死者是谁
  死者到底是谁?网上无名尸体比对和DNA检测均没有结果。案情分析会上,办案民警分析认为泰顺是一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山区,而案发现场更是位于当地一个偏僻乡镇的山上,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性极小。于是,专案组决定,一方面继续通过网上比对以及发布协查通告等方式请求兄弟单位协助;另一方面,抽调对新浦辖区情况熟悉的民警加入专案组,重点对新浦辖区的失踪人口进行排摸。
  不久,民警在新浦乡库村陈山自然村走访时获悉,该村27岁的聋哑痴呆女杨兰自2006年8月离家后至今未归。
  当民警将现场遗留衣物的照片交给当地群众辨认时,他们都说曾见杨兰穿过类似衣服。有群众还称,杨兰常独自一人从陈山经龟山岗前往乡镇所在地库村。
  死者真是杨兰吗?专案组决定立即找到杨兰丈夫吴平,请他再辨认一下。但当民警将现场遗留衣物的照片交给吴平辨认时,没想到吴平却矢口否认,并且还对妻子失踪时所穿衣物进行了详细描述。
  这一结果,像是一盆冷水直浇民警头顶。
  会不会其中另有隐情?
  针对出现的新情况,专案组经分析后决定,一方面继续找吴平谈话,另一方面根据杨兰平时所穿衣物大多系他人赠送这一特点,去找那些曾赠送衣物给杨兰的群众辨认;同时通过DNA检测来确定死者到底是不是杨兰。
  很快,有消息传来。根据杨兰的房东夏某辨认,现场衣物正是他赠送给杨兰的;与此同时,经民警教育,吴平终于承认杨兰失踪时所穿衣物与现场遗留衣物相符,其有意回避只是怕认领尸体要花钱办理后事。不久,DNA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死者正是杨兰。

  锁定凶手
  尸源明确,作案凶手又会是谁呢?
  专案组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对歹徒的情况进行了刻画。之后,专案组安排警力,以案发现场周边村庄45至65岁的男子为重点,展开地毯式排查。很快,几名符合条件且有一定嫌疑的人员被纳入了警方的视线。在此基础上,专案组又巧施计谋逐一甄别,终于发现家住新浦乡库村包宅的吴恒仁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了解,由于家里条件较差,吴恒仁时常会到龟山岗砍柴。此人性格孤僻,以前曾强暴过一名痴呆女。
  专案组立即布置警力对吴恒仁的活动情况进行秘密监控,防止其潜逃。
  经过警方反复查证,确认吴恒仁正是杀害杨兰的凶手。

  案情大白
  2007年4月8日,犯罪嫌疑人吴恒仁在泰顺县新浦乡库村包宅被警方抓获。审讯中,吴恒仁供述,2006年8月的一天上午,他在龟山岗砍柴时,发现杨兰独自一人从山上下来。见四周无人,他便起了歹念,将杨兰拉到路边的树林中强奸。事后,他把杨兰的衣服割成条状捆住杨兰,并用系砍刀的小绳子把她捆绑在松树上。之后,他便离开了现场,直至7天后发现杨兰死亡。
  嫌疑人虽已认罪,但他的供述真实吗?侦查人员在仔细分析了吴恒仁的供述后,一致认为吴恒仁有意回避什么,或者是作案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让他羞于出口。
  之后,经过侦查人员有针对性的政策教育,吴恒仁终于吐了真言。
  据吴恒仁交代,2006年8月16日上午8时,他正在龟山岗松树林内捡松树枝,见杨兰路过,他歹念顿生,将杨兰拉到松树林掐昏后实施了奸淫。之后,怕事情败露,他便将杨兰勒死,并用衣服捆绑尸体,再用松枝掩盖。
  2007年11月18日,吴恒仁因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被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同年12月8日,吴恒仁不服判决,提起上述。今年1月14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